检索 2024 年至 2025 年 10 月的公开信息发现,名为 “犹达币” 的虚拟货币并无官方发布的项目更新、技术升级等正规新闻事件,反而在多地反诈通报中,出现以 “犹达币” 为噱头的诈骗案例,成为虚拟货币骗局的新变种,其相关动态本质是违法犯罪活动的暴露。
近期典型的 “犹达币” 诈骗事件,多采用 “虚假项目 + 高额返利” 的套路。2025 年 3 月,江苏警方通报一起案件: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宣称 “犹达币是元宇宙概念新币,背靠海外区块链巨头,上线即涨 10 倍”,诱导用户下载虚假交易 APP。受害者需先充值 USDT 兑换 “犹达币”,并被要求发展下线获取 “持币分红”—— 推荐 3 人可拿一代收益 5%,推荐 10 人升级 “节点” 享全网手续费分成,本质是传销式拉人头敛财。截至案发,该骗局已吸纳资金超 2000 万元,涉及受害者 300 余人,核心嫌疑人通过伪造 “海外白皮书”“机构投资背书” 等材料增强迷惑性。
类似案例在多地同步出现。2025 年 5 月,广东反诈中心发布预警,有诈骗团伙将 “犹达币” 与 “钱包盗币” 结合,冒充 TP 钱包官方客服,以 “检测到犹达币资产异常,需紧急迁移” 为由,诱导用户点击钓鱼链接。受害者输入私钥或助记词后,钱包内所有资产瞬间被转空,与此前 TP 钱包盗币案件的作案手法高度相似。有受害者反馈,诈骗分子甚至制作虚假 “犹达币区块浏览器”,显示虚假持仓与涨幅,让用户误以为资产在增值,进一步诱骗其追加投资。
值得警惕的是,“犹达币” 骗局还衍生出 “线下交易” 变种。2025 年 8 月,浙江警方破获案件显示,诈骗分子宣称 “犹达币可兑换实物商品”,邀约受害者线下见面交易,以 “先付定金后转币” 为由收取现金,随后拉黑失联,手法与 “上门取现换 U 币” 的诈骗模式如出一辙。此类骗局利用受害者对 “线下交易更安全” 的认知误区,降低警惕性,涉案金额多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。
从法律与监管层面看,“犹达币” 相关活动已明确违法。我国央行等多部委多次强调,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偿性,相关交易不受法律保护,类似 “犹达币” 的虚假项目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、非法集资等犯罪。2025 年 5 月香港《稳定币条例草案》生效后,合规虚拟货币活动需纳入监管,而 “犹达币” 从未进入任何合规监管框架,其所谓 “交易”“投资” 均属非法。
目前 “犹达币” 的最新动态,实质是诈骗分子不断更新话术的违法活动。面对此类 “新币” 诱惑,需牢记:无官方备案、靠拉人头返利、要求下载非正规 APP 的虚拟货币,必然是骗局。守护资产安全的关键,在于远离所有虚拟货币交易,对 “高收益”“新概念” 保持本能警惕,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