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星币 5 月上主网上线” 的说法在社交群、短视频平台时有流传,但检索 2024-2025 年权威信息发现,这一表述既非合规项目的官方规划,也无真实技术支撑,本质是诈骗分子套用 “主网上线即暴涨” 的噱头设计的收割陷阱,暗藏多重风险。
首先需明确:无任何合规 “星币” 项目宣布 “5 月上主网”。唯一涉及 “星币” 的合规探索来自复星国际,其 2025 年 7 月在香港申请 “星币” 商标,拟用于虚拟资产及代币化业务,虽获香港证监会相关牌照,但截至 10 月仍处于 “系统研调、试验阶段”,未公布主网规划,更不存在 “5 月上线” 的时间表。而其他名为 “星币” 的项目,均未在区块链浏览器留下代码提交、测试网运行等痕迹,所谓 “主网开发” 纯属空谈。
“星币 5 月上主网上线” 已成为诈骗分子的标准化话术,套路与过往案例高度重合。第一步是制造 “内幕假象”:骗子通过社交平台散布 “独家消息”,伪造 “主网测试报告”“技术白皮书”,甚至 P 出与知名交易所的合作截图,如 2019 年 “星币全球” 骗局中伪造的 “上线预告” 般增强可信度。第二步是诱导 “低价认购”:宣称 “主网上线前认购价 0.1 元,上线后保底涨至 1 元”,以 “限时折扣”“邀请返佣” 促使用户充值,天津警方 2024 年破获的案件中,骗子便以类似话术诱导受害者投入 10 余万元。第三步是收网跑路:要么在 “5 月” 临近时宣称 “主网延期需缴纳保证金” 继续索财,要么直接关闭平台失联,2025 年西秀警方通报的案例中,受害者正是在 “上线承诺” 落空后发现资产归零。
即便忽略骗局,“主网上线” 本身也不代表资产增值,反而暗藏技术与法律风险。技术层面,2024 年常州张某投资的 KK 币虽号称 “已上主网”,最终仍因平台跑路血本无归,涉案金额近 200 万元;法律层面,我国严禁虚拟货币交易,上海盛某因盗窃虚拟币获刑的案例证明,此类资产相关行为可能触犯刑法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参与 “星币” 交易常涉及 USDT 兑换,而这些 USDT 多为赃款,2025 年永新县案例中就有用户因此承担帮信罪刑责。
识别此类骗局需抓住三个关键:一是查技术痕迹,无测试网数据、无开源代码的 “主网计划” 必为骗局;二是看宣传逻辑,正规项目不会以 “固定时间上线 + 保底收益” 诱导投资;三是守法律底线,国内任何虚拟货币交易均不受保护。
“星币 5 月上主网上线” 的说法,本质是利用投资者对 “主网” 的认知盲区设计的骗局。所谓 “上线红利” 从未存在,背后只有本金被收割的风险。守护资产安全的核心,是对 “未上线代币” 的投资邀请保持绝对警惕,远离所有虚拟货币投机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