抹茶交易所什么时候成立的:非法收割之路的起点与警示

 

询问 “抹茶交易所什么时候成立的”,需先明确核心事实:抹茶交易所(MXC)于 2018 年 4 月在新加坡注册成立。但这个时间节点并非合规发展的开端,而是其以 “新锐平台” 为伪装,长期从事空气币炒作、传销式拉新等非法活动的起点。从成立至今,平台所谓的 “全球化布局” 始终暗藏收割陷阱,境内参与交易或推广均面临资金清零与法律追责的双重危机,成立时间背后的风险轨迹更值得警惕。

2018 年成立初期,抹茶交易所便踩准币圈 “乱象窗口期” 野蛮生长。彼时 “九四公告” 发布不久,头部交易所纷纷收缩境内业务,抹茶以 “新加坡总部 + 海外牌照” 为包装,快速填补市场空白。但其扩张逻辑从一开始就偏离合规轨道:通过降低上币门槛吸引空气币项目方,收取 15-20 个比特币(约百万元级)的上币费后便可上线交易,这种 “给钱就上币” 的模式,为后续 CXC、VDS 等空气币诈骗埋下伏笔。成立仅一年便成为币圈 “黑马”,本质是靠收割散户积累原始资本。

2019 年至 2020 年,成立后的快速扩张期沦为 “双向收割” 的高发阶段。这一时期抹茶一边宣称拿下美国 MSB、爱沙尼亚 MTR 等牌照构建 “合规假象”,一边通过 “抹茶效应” 炒作概念币:首发上线 DeFi、波卡等热门概念项目,人为拉抬价格吸引散户入场,待获利后便砸盘套现。更隐蔽的是,其在成立初期就埋下的 “返佣拉新” 机制全面铺开,以 “最高 60% 佣金” 诱导用户发展下线,形成金字塔式传销结构,为空气币收割输送大量目标用户。2020 年传出办公场所被经侦介入调查,印证其成立以来的运作模式早已触碰法律红线。

2021 年后,即便宣布清退境内用户,成立时的非法基因仍未改变。在 2021 年 “9・24 通知” 压力下,抹茶于当年 10 月宣布暂停中国大陆用户注册,并承诺年底前完成清退。但这只是规避监管的表面动作:通过境外服务器继续向境内用户开放服务,返佣机制升级为 “零门槛代理”“空气币强制交易” 等更隐蔽的陷阱。例如要求代理及下线必须交易指定空气币才能获得佣金,通过操控币价让用户本金与佣金一同蒸发,与成立初期的收割逻辑一脉相承。

从成立时间追溯,抹茶交易所的发展轨迹是虚拟货币骗局的典型样本。2018 年成立时借行业乱象崛起,2019 年靠空气币与传销式拉新扩张,2020 年以 “合规牌照” 伪装,2021 年后清退名义下持续非法运营,每一步都围绕 “收割资金” 展开。我国法律明确,境外平台向境内提供虚拟货币服务属非法金融活动,从司法实践看,类似平台的代理已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刑,参与交易的用户亏损需自行承担。

综上,知晓 “抹茶交易所 2018 年 4 月成立” 的意义,在于看清其从起步就暗藏的非法本质。无论成立多久、包装多合规,其核心仍是收割工具。远离所有虚拟货币交易,才是守护财产与法律安全的根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