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加密货币领域,U 币(泰达币,USDT)因其相对稳定的价值,成为不少投资者的选择。然而,随着其交易的日益频繁,诈骗风险也如影随形。当不幸遭遇 U 币诈骗,资金能否追回,成为受害者最为关心的问题。
从过往案例来看,存在 U 币被成功追回的情况。2024 年,重庆 60 岁的金大爷在交易中,被人用 “练功券” 冒充现金,骗走价值 35 万元的 “U 币”。渝中区公安分局接警后迅速展开侦查,通过深入研判,快速查实涉案人员身份信息和行踪轨迹,成功抓获 3 名嫌疑人,并全额追回了被骗的 U 币 。同年 10 月,清远的雷女士被人以投资 “U 币” 获取高额利润为由,骗走 30 万元现金用以购买 U 币。警方通过研判锁定嫌疑人行踪,在东莞警方协助下,当晚便抓获嫌疑人,追回全部涉案现金 。
U 币被诈骗后,若想提高追回概率,关键在于及时采取行动。一旦发现被骗,受害者应第一时间拨打 110 报警电话或前往附近派出所报案,详细说明诈骗经过,包括与诈骗者沟通的细节、交易时间、地点等,同时提供能掌握的诈骗者相关信息,如联系方式、社交账号等 。保存好所有与诈骗相关的证据至关重要,如聊天记录、通话录音、转账记录等,这些都是警方侦破案件的重要线索 。以京山市新市派出所破获的一起涉案金额 100 余万元的 U 币诈骗案为例,民警正是通过详细询问受害人和核查转账汇款记录,才迅速梳理明晰了案件脉络 。
警方在 U 币诈骗案件的侦破与追赃中发挥着核心作用。在接到报案后,警方会运用多种侦查手段,如资金流向追踪、网络技术侦查等,确定诈骗分子身份与行踪。由于 U 币交易记录存储于区块链上,理论上可追溯,但这需要警方具备专业的区块链技术知识与相关工具 。在一些案件中,警方通过与金融机构、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协作,及时冻结涉案资金,防止诈骗分子转移 。不过,加密货币交易的匿名性与跨国性,也给警方办案带来挑战,尤其是涉及跨境诈骗时,需国际执法机构协作,这一过程复杂且耗时 。
法律手段也是追回被骗 U 币的重要途径。尽管虚拟货币交易在国内不受法律保护,但诈骗行为本身触犯刑法 。受害者可在报警之余,咨询专业律师,考虑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诈骗者返还财产。若能确定诈骗者身份与财产线索,法院可通过强制执行程序,对诈骗者资产进行处置以赔偿受害者损失 。
U 币被诈骗后并非毫无追回希望,但追回难度较大,且受多种因素影响。受害者保持冷静、及时报警、妥善保存证据,积极配合警方与司法机关工作,是提高资金追回可能性的关键。同时,投资者应增强风险意识,了解虚拟货币交易风险,谨慎参与交易,避免陷入诈骗陷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