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子币即将被列入国家打击范围吗?

 

在虚拟货币市场的混沌格局中,原子币的未来走向备受关注,“原子币即将被列入国家打击范围吗” 这一疑问萦绕在众多投资者心头。

从原子币过往行径来看,其种种操作尽显可疑。原子币由北京原子恋科技有限公司推出,公司注册资本仅 200 万元,实力并不雄厚。其推广手段充斥着诸多不合规之处。例如,采用传销式 “拉人头” 策略,鼓励用户向亲朋好友推荐,以拉人数量决定提现额度,构建起金字塔式的传播体系,大量吸引不明真相的民众入局。在原子恋商城,商品定价远高于市场正常水平,如原本价值不足 300 元的手表标价高达 3800 元,随后通过赠送大量原子币弥补差价,本质上是以卖商品之名行卖虚拟货币之实。

从国内监管政策角度出发,答案已初现端倪。2021 年 9 月 24 日,央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明确指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原子币作为虚拟货币,并非由货币发行机构发行,不具备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,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。此前,江西等地已查处过炒作原子币的事件。在如此严格的监管态势下,原子币显然与法规相悖。

原子币还涉嫌多种违法犯罪行为。它滋生了非法集资、诈骗、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,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。一些不法分子以原子币为幌子,向公众承诺超高回报,诱导投资者投入资金,一旦资金链断裂,投资者血本无归。这种对金融秩序的严重扰乱,与国家维护金融稳定、保障民众财产安全的目标背道而驰。

综合来看,原子币被列入国家打击范围并非毫无可能。随着国家对虚拟货币市场监管的持续强化,对这类违法违规、扰乱金融秩序的虚拟货币,必将加大打击力度。广大民众务必认清原子币的本质,远离相关投资,避免自身财产遭受损失,同时相关部门也应持续关注,加强监管,严厉打击原子币相关违法活动,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