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坊是谁发行的?去中心化背后的发起者

 

与传统货币由特定机构发行不同,以太坊并无单一的 “发行方”,它是由团队发起、社区协作开发的去中心化区块链项目,其诞生与发展离不开核心发起者的推动。

以太坊的核心构想源于俄罗斯裔程序员维塔利克・布特林(Vitalik Buterin)。2013 年,年仅 19 岁的布特林在对比特币的研究中发现,比特币的脚本功能有限,难以支持更复杂的应用开发。于是他撰写了《以太坊白皮书》,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平台构想,计划打造一个能运行各类去中心化应用的 “世界计算机”。这一构想吸引了一批开发者,2014 年,布特林与加文・伍德、查尔斯・霍斯金森等人共同成立了以太坊基金会(Ethereum Foundation),正式启动以太坊项目。

以太坊的 “发行” 并非由某一机构主导的中心化行为,而是通过社区众筹与挖矿机制逐步释放。2014 年,以太坊通过众筹发行了约 7200 万枚以太币(ETH),众筹所得资金用于项目开发。此后,以太币的新增供应主要通过 “挖矿奖励” 实现 —— 在 2022 年 “合并” 前的 PoW 机制下,矿工打包区块可获得以太币奖励;合并后转向 PoS 机制,验证者完成区块验证也能获得奖励,这一过程由网络规则自动调控,无单一主体掌控发行节奏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以太坊基金会虽在项目早期发挥了关键作用,但它是非营利组织,主要负责协调开发、推广生态,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“发行方”。以太坊的发展依赖全球开发者社区,代码开源且由多方协作维护,任何修改都需社区共识,这也体现了其 “去中心化” 的核心特质。

需明确的是,无论发行机制如何,在我国,以太坊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虚拟货币无实际价值支撑,交易炒作风险极大,且易引发各类违法犯罪。因此,即便了解其发行背景,也需远离虚拟货币交易,遵守法律法规,守护自身财产安全。